这是一个人人爱慕的家庭。父亲母亲在南方一个大城市工作,两人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惟一的男孩顺利考上北京大学,并且学的是最好的专业。生活在他们几乎是完满的,而且洋溢着幸福感。
一转眼男孩上大二了。随着学识一同增进的,还有男孩完善的品德,硬朗的体格,举止风采翩翩。叔叔阿姨们开端对男孩的父亲母亲提出男孩的毕生大事,介绍各自的或亲戚的或美貌或权势或富贵的女孩给男孩父母。
经这么一提示,父亲母亲感到怎么这么大的事一直疏忽了呢?他们不愿意儿子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错过了一辈子的幸福,一点儿也不愿意。
打电话给男孩时,父母一气说了自己美好的愿望。不料电话那端传来男孩笃定的决定:爸妈别费心了,我有了女朋友。儿子恋爱了?女孩是什么样的?和儿子相配吗?这一连串的问号搅得父母寝食难安,于是坐了飞机赶到北京。
父母见到了女孩,见到女孩的第一眼他们交换了一下眼色:女孩果然很普通,很一般。可是在自己的父母面前,男孩毫不粉饰对女孩的疼爱,父母便不着痕迹地高兴地结束了这次会见。
回到家,父亲母亲简言少语:是的,他们感到,至少看起来女孩配不上自己的儿子。
二十年来,对于儿子,他们第一次感到到了困扰。不接纳女孩,阻挡儿子?可能男孩失去女孩的同时,父母也可能就此失去儿子。他们也就会从此远离了幸福安定。
一天,两天,一个星期后,父亲慨然做出了决定。他对母亲说:“儿子爱的,我们也得爱!他们俩是同学,一个是班长,一个是团支书,懂得该是很深的,我们要信任儿子的选择,女孩看起来是很一般,但儿子爱她,就必定有值得他爱的理由。”果然,男孩慎重其事地写了信来,讲了关于女孩的两件小事。
女孩家在农村,自然没有富饶的金钱供给女孩,但是女孩坦然地面对贫穷,朴素而刻苦。对同学友爱温和,对曲解的眼光不卑不亢。有一天,男孩请女孩吃饭,男孩既然已经明白地表现出他对她的好感,就特别渴望尽可能在物质上体贴女孩一点。但是,买单的时候,女孩仍然是像每次那样也掏出了钱,笑着说:“AA制。”男孩刚要推回女孩的钱,女孩清澈的眼神禁止了他。那眼神里,女孩克制、自尊、自爱的庄严情感令他肃然动容。
男孩女孩的学习都很努力。经常一大早到图书馆排队占地位。仔细的女孩会一并把两人的午餐也筹备好。两个饭盒:红的是女孩的,绿的是男孩的。饭菜简略却有足够的营养,男孩从来就是粗心肠只管享受这份体贴,从没发明什么异样。这一天早上,女孩忘了东西又回到寝室。男孩接过两个饭盒,站在图书馆门前等她。很偶然地,他好奇地打开了两个饭盒。
这一眼,他的心热热地跳动起来,就在这一瞬间,他认定了:这就是我要找的爱人。
饭盒里是两个雷同的面包,不同的是绿盒里的面包中间夹着厚厚的一块牛肉,红盒里的面包却什么也没有。对于家境清贫的女孩来说,一块牛肉是她能默默奉献的全部的爱情。
儿子最后说:爸妈,真正深奥绵长共度风雨的爱情,能够超出美貌、金钱、权势的表象啊!
读完信的父亲母亲完整打消了对儿子爱情的困惑,心情恢复了安静的幸福。只是母亲感到:得做点什么,让儿子感到到他们真心诚意的祝福以及对女孩隐隐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