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涛发过来的QQ留言:“一切还好么?生活还习惯吗?”蕙的心里感到一丝酸楚。现在的他还好吗?蕙不仅想着。
又翻看一遍涛的资料,依如以往一样,除了网名其余都是空白,只有个人介绍中那样一行小字清晰地写着:“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这句话不知被多少人引用,但经他一用,在蕙看来,是那样俏皮、诙谐。
屏幕上灰色的头像和他本人有几分相似,瘦长的脸型显得有些文质彬彬,戴上那副眼镜,像极了平日的他。每次打开QQ,蕙总要不经意地看看他是否在线上。然而只有那么一两次的不期而遇。简短的问话概括了所有生活的内容。“还好么?”“还好。”“习惯么?”“习惯了。”……蕙想起曾经的他们也是这样不善言谈。这时他的头像又闪动起来,蕙打开它,是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两人擦肩而过的爱情,多年后的相遇使他们感慨万分,原来“爱是应该说出来的”。这是故事中主人公的感慨之词,不也是许多人的警钟谚语吗?蕙凄然地笑了。回复“一个美丽又凄婉的爱情故事,很感人。”,信息已发送。
蕙若有所思的想起前不久看的一篇《玲珑心》。故事中的主人公从高中起就喜欢那个女孩,他想在等等就说出他的爱,然而一等再等没有说出我爱你。他等到女孩结婚,直到离婚。当下定决心要告诉她时,却发现自己已身患绝症,本已要说出口的话又咽了回去。女孩表示要照顾他时,他却坚定地否决了对她的爱,任由自己的爱像秋天的落叶一样飘入泥土…… 当时蕙就哭了,为了这个“傻”的可爱的男主人公。蕙也想到了她自己,她不是也和那个男主人公有几分相似吗?也许在涛的心中从未有过我的影子。蕙自言自语地说着。
头像又闪动起来,涛不是也这样在我心中闪烁不定吗?隐现、消失、消失、隐现…… 像打开后的稳固不变,抑或像关闭后的一无所有?蕙的心渐渐沉郁。
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中,蕙见到了涛。中等个,匀称的身材,长的文质彬彬的,挺讨人喜欢的那种男孩子。朋友互相介绍,蕙知道了他有个好听的名字涛。多次的相聚使他们互相稔知,只是彼此间的话语不多。也只是偶尔的寒暄,说一些对社会认识的话题。对于他们来说那是最感兴趣的话题了,刚步入社会的他们未免显得有些单纯。
朋友的一次玩笑让蕙感到面红耳赤,急忙申辩着:“怎么可能呢?根本没有感觉?”嘴上说着这样的话,心中却有个大大的问号:“我喜欢他吗?”还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可以算做有好感吧,可以算做喜欢吗?心中无数个问号不停闪现。猝不及防的问题唤起了蕙对涛的关注。对于蕙而言,涛是个很难猜透的谜。
蕙搬到朋友那陪她同住。涛也经常过来玩,大家一起看看电视,聊聊天,也颇有乐趣。一次,朋友外出,涛又来,还带了个大西瓜。两人都有些不自然了。随便杀了西瓜,拿起一芽吃了。两人同看电视,随意说了几句,就再也无话。蕙觉得时间过的太过漫长,不知涛是什么感觉呢?第二天,朋友回来,看着那个西瓜狡黠地笑笑。蕙说:“是涛买的,你不在,你也吃点吧。”朋友戏谑道:“你们俩昨天吃的香吧?还是你俩慢慢吃吧。哈哈!”蕙想,倘若如你说的这般倒还好了。唉…… 却不得不陪以苦笑。
在那住的久了,朋友的忙碌,倒也增多了两人独处的机会。蕙的不自然渐渐少了。只是依然不善言谈。两人的话题多半是些回忆性的内容,多半为刚刚分配工作时的情景。然而谁也不曾提到以后。对于他们,这也许是太过于遥远的问题。 #p#分页标题#e#
朋友要搬家了,大家都去帮忙。熟识的人又开玩笑似的说:“蕙,给你介绍个男朋友。涛,怎么样?”朋友忙替蕙打圆场:“不可能的,他们就没感觉,要是有感觉早谈了。”蕙想想也是,她和涛只能算做朋友吧。因为彼此都不曾表示过什么。也就笑了笑,不再说话。
过了几个月,蕙生病去医院,才又见到了涛。他要去上学了。过几天就出发。蕙听了心中多少有点不是滋味,想到自己是否也该努力了。涛说道:“你为什么不考?还是早些考吧!”蕙只能点点头。
再次联系时,蕙和涛已身在不同的城市,互相告知QQ,涛得知蕙的消息不免惊讶,这也许是他始料未及的。而蕙为能和他并驾齐驱感到一丝欣慰。俩人似乎依如以前。只是距离消除了两人的不自然。而经常伴着蕙的也只是涛灰色的头像。
蕙点开对话,上面依然是涛灰色的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