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暧还寒

 

早晨一一觉醒来,窗外的竹林里没有一声鸟叫,原本令人厌烦的麻雀叫声,此时我是多么盼望听到啊,因为根据我的经验,麻雀能出来活动的最低温度为五摄氏度,没有悦耳的鸣叫,意味着我又要“溜冰”上学了。

这么一想,已经耽搁了5分钟,军机不可误,一咬牙,套上双丝绸厚不了几层的冬衣,以讯雷不及掩耳之势,漱洗完毕,出门前戴上厚厚的皮手套,心中感叹:“校长不愧是人大代表,多么为学生考虑啊,没有统一订做蜘蛛网式的手套,是那么地仁慈、善良。”一跨出铁门,宽大的冬装发挥了功效,使冷气能最大限度地涌进体内,果然是高科技产品,不枉我花了六十多元买来,价廉物美啊!

骑上我的“坦克”,一路漂移来到校门口,第一件事便是看大草坪边有没有那辆化红色的奇瑞QQ,一见没有,心中一块石头落了下来。

走在校园里,只见男老师穿着一件比一件更高档更暖和的皮大衣,想象着自己也穿着皮衣,顿时感到不那么寒冷了,虽然冬装还在不停地工作。

早操又是我校另一壮观景象,上千号人清一色地拉着袖管,缩着户膀,在操场上艰难地奔跑着,只听见一毛衣外套皮大衣的老师议论着:“看看这帮学生,一个个老态龙钟的,走没走相,跑没跑相,一点朝气都没有。”听后不免长叹: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

站在操场上,看着整齐的队伍清一色地穿着红色丝绸,心中想着订校服时那通知单上的话:“坚决杜绝一切校内的攀比行为。”耳边响起两个女教师的对话:“你这件羽绒衫真漂亮,哪儿买的?”“在百汇,最新款式,要250呢!”这让我顿时犯迷糊,我们什么时候成了教师的代表了?

回到教室,四节课下来,作业也堆有小山高了,吃过午饭,便开始投身于语文作业P95页课外阅读关于教育的那篇文章中,作业答案几乎一字不差,感叹几年后。中国几十万人就变成一个人了。

做了一中午的作业,头皮开始发麻,大脑逐渐发热,正当大脑过热,身体过瘾冷而濒临死机状态时,那件高科技冬装又发挥了它决定性的作用,一阵阵凉风从领口吹上来,顿时降低了大脑的温度,避免了死机,不由由再次感概:这校服真不愧是初三学生应对题海战术而量身定做的啊。

经过一个中午不断地升温降温,大脑的热量通过热传递转移到了身体,近而转向全身,最后冷热一结合,竟然达到被窝的温度,这也再次证明了能量的转换与守怛定律的正确性。

在被窝温度的诱导下,睡吧,怕对不起父母、老师,更对不起自己那张一天要坐八小时的屁股,不睡,不就浪费了这样迷人的温度?最后达成协议,就是思想上的沉睡和身体上的清醒,这一决定的直接后果就是上课呆若木鸡,两眼无神,而在老师眼里则成了班级气氛死气沉沉。

下午最后一节课是体育课,经过一节课的运动,我们一个个热气腾腾地回到教室,班主任进教室布置作业,一边问道:“今天冷不冷啊?”我抹了把汗,答道:“还行。”“明天还要冷,要记得多穿点衣服,今天不错,都穿着校服,要坚持下去,现在放学。”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小故事 » 乍暧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