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我们不懂

    高中开学那天,她家里突然来了他的电话,些许意外,些许感动,却听见电话那头传来淡淡若水的声音:“我们编入了同一个班级。”
  堆砌的词语,陈述的语气,叫人听不出温度。她禁不住心生不祥之感:不会这么快就找上门来了吧!
  殊不知,正当她怯怯地思忖对策的同时,电话另一头的他却扬起了35度的恶魔式笑容:“丫头,有你瞧的啦!”
  青涩往事已不再
  他是她初三时的同班同学。印象中,她和他并不熟。萍水相逢的他们,顶多只能算是见面会打招呼跟着便是说再见的同窗而已。
  或许在她看来,他还有另一个身份——他还是她好友A青梅竹马的“小情人”。
  她依稀记得,在那个郁闷压抑的初三之夏,每天放学准备离校之际,总会在门口遇见他。然后身边的好友A会略显尴尬地与她依依惜别,接着他会很尽责地护送A起程回家。
  虽然听惯了好友A关于哥们儿的解释,看着乐也融融的“小两口儿”,她仍会不由自主地联想二人曾经亲密无间的感情和矢志不渝的海誓山盟。
  慢慢地,她已习惯走到门口便很自觉地交人,然后很潇洒地挥挥衣袖回避。走之前不忘好生叮嘱与祝愿:“好好保护她哦!还有就是,一路顺风!”她脸上洋溢着显而易见的愉悦与取笑,却不曾留意他脸上日渐泛滥的不悦之色。
  童真未泯的年轻人,不懂得为自己一时的戏言背负应有的责任;心中有梦的年轻人,不懂得除了静静守候以外的方式去经营自己心中的童话。
  命中注定的偶遇
  连续几个晚上,他们都会很“巧合”地相遇在放学路上。
  就像早有预谋一般,先是“厚颜无耻”的搭讪,然后是毫不客气的“挖墙角”,最后便是顺理成章的“诱拐”。
  就这样,她身边同行的两个死党M和N先后遭他“毒手”。——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看着面前“打成一片”的一行三人,听着他们乐此不疲的畅谈,她偷笑:这个桀骜不驯的浪子,何时才懂得回头是岸啊!
  他属于那种样貌与才智都还很可以的男生,就算不是校园青春小说中令人花痴的男主角,他也算是女生们不错的一个选择。所以她很清楚,他拥有足够的资本引来一些狂蜂浪蝶。
  只是看上去温文尔雅的他等于实则来者不拒甚至主动招蜂引蝶的他?她不解。
  然而,她不曾理解的何止于此!
  浮出水面的阳谋
  因为要事,她又不得不晚点再回家。
  当夕阳最后一丝光芒殆尽,犹如获释,她飞快地跑出校园。如同情景再现,她再一次在校门口碰见同样是正欲离校的他。
  “又是因为打球晚了哦!”她先开口。想起他昨天搪塞过来的烂藉口,她还是满肚子的恼火。回避她的话题,他一笑而过。
  迫不得已,她再次与他结伴而回。
  路上,微风乱吹,却吹不散一路的疑云。隐约中,她留意到他放得极远的眼神。想起刚刚在课室时,竟不止一次看见他大汗淋漓地跑回来“拿东西”,折回时又不忘“漫不经心”地好心提醒:“还不走吗?”他在打什么鬼主意呢?直觉告诉她,一定不会是什么好事情。
  “你究竟想怎样?”她脱口而出。想找她做媒婆撮合他与自己的死党M吗?抑或想要先刺探她的口风,通过她打听M的喜好呢?上帝啊!她才16岁,可不想年纪轻轻的就失足当上媒婆为别人牵红线啊!可看他的眼神,分明就在告诉她,不会这么简单嘛!难道——是来寻仇的
  事实是,她夸张的想象顺利地引导她省略了那幕尴尬的沉默。
  “你这么聪明,”仿佛一世纪以后,他才幽幽地开口,“没有理由不知道我想要怎样吧!”#p#分页标题#e#
  刚刚把自己从联想中拉回到现实,又不幸地历经长达亿万分之一秒的思维短路,她努力挤出一丝苍白的笑容,强作轻松地问:“唉,好了,你想打听M的什么呢,看在你诚意拳拳的份上,勉为其难帮你一次吧!”事实上,真的很“为难”。
  听着她“大义凛然”的自作主张,他有种哭笑不得的冲动。定睛看向她,他那深邃的目光,欲要将她看穿:她,真的不懂吗?殊不知,此刻他那张写满深情的脸,又再一次出卖了他赤裸裸的心。

  
  她看在眼里,怔在心上。她何尝听不出他的言下之意,何尝看不出他眼眸中藏匿不住的款款深情呢?
  只是,青春留给不羁的年轻人以太多不真实的感觉:太多虚无缥缈的快乐,太多猝不及防的变数,以及太多不堪回首的结局。林林总总,叫我们应接不暇。
  伤痕累累的记忆,是青春始料不及的意外,抑或命中注定的劫数?我们不懂。我们只懂从同龄人刻骨铭心的教训中渐渐学会保护自己——学着禁锢那颗年轻狂野的心。
  落花流水的情意
  “你是风儿你是沙,你是路边一株花。刮风下雨你不怕,时时刻刻守护她。你存在于她视线的每一个角落,然后……然后她就像呼吸一样,习惯你的存在。”
  几天下来,她也习惯了他越演越烈的“无孔不入大法”。只是,她脸上满不在乎的表情依旧冷漠不减当日。即便如此,却未曾击溃他满盈的自信。他反倒感谢她迟疑不决的彷徨,在不知不觉中助长着他的勇气。
  彼此的放纵,最先始于一本名叫《恐怖故事》的书。那一天,他很大方地把爱书主动借给她回家“翻阅”。话音未落,她连忙谢绝,“书如其名”,谁敢招惹啊?
  无奈之下,他使出最后一招杀手锏——分别时把书硬塞进她手中,然后溜之大吉,并且留下颇为苦口婆心的一抹回音加劝,“看看吧!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别拿她当傻瓜好不好,就是因为早知道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她才会一口回绝的啊!
  打开书,她很不意外地发现一封叠得很精美的信。轻轻拆开信,淡蓝的背景,娟秀的字体,若隐若现的香味,叫人看着怪赏心悦目的。只是,半分期待,半分犹豫,一种传说中极其骇人听闻的感觉。
  青春的恐惧如此清晰,是因为青春的盼望是如此深刻。
  她以为,她不会对青春抱以少女们天真幼稚的幻想。到头来,却是后知后觉地栽倒在自己悄然种下的美梦中。
  今生来世的约定
  她很坦然地接受了他的告白,那一句坦荡荡的“我喜欢你”已将她打败得一塌糊涂。只是一如既往地,她呈现给他的,是那张亘古未变的看不出表情掀不起波澜的臭脸。
  她没有告诉他,她接受他,她也喜欢他。至少在那个让人累得简直抽不出空来思考下一步该咋办的高三,她没有第二个选择。
  他也没有去追问她的答案。因为,他承诺过,不,他自顾自地宣布过,“那封信只是一时的情不自禁,丢掉以后就当作没事发生吧!”既然曾表现得那么不在乎,怎可能回过头去自打嘴巴呢?
  每天放学,若无意外,他还是会“巧遇”她,听她诉苦,陪她解忧。他似乎在告诉她:只要在你身边呆着,就好。她知道,他在等她,等她的答案,等她的勇气。她很感动,眉宇间日益流露的依赖与留恋让他甚是欣慰。一句来不及出口的话,冰封在彼此不可企及的喉咙内膜;一段美好的回忆,珍藏在彼此遥不可及的心灵深处。
  三年的交心,三年的不离不弃,要去换三年后的分隔两地,她不忍。所以,她宁愿保持那份友谊,那份若即若离。请原谅她吧,她只是不想有人受伤。
  曾经以为,一句“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是如此罗曼蒂克。#p#分页标题#e#
  他们也拥有过一个唯美的故事,纵然不能相恋相许,但相识相知的美好已让人神往,叫人迷恋。
  他们注定要错过今生,但如果有来生,请不要再让他们在这身不由己的花样年华相遇吧!
  离别的日子迫在眉睫,天长地久的美梦破碎在即,血肉模糊的伤口隐隐作痛,曾经幻想的邂逅遥遥无期。未曾发芽的种子,在手中生生被夭折——无奈。
  我们不懂——也许,爱情错过对的时间,再好的灵丹妙药也是回天乏术;
  我们不懂——也许,他们的相遇,从一开始便是青春意料以外的一个错误,甚至只是命运处心积虑的一个玩笑。
  但毋庸置疑,这个美丽的错误,为他们青春的年华谱写了一曲难忘的旋律,让他们纯真的心灵得以浅尝青春的动人。
  即使,我们不懂青春。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小故事 » 青春,我们不懂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