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经典爱情语录 感怀逝者的文采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你也在这里吗?”
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长安觉得她是隔了相当的距离看这太阳里的庭院,从高楼上望下来,明晰,亲切,然而没有能力干涉,天井,树,曳着萧条的影子的两个人,没有话不多的一点回忆,将来是要装在水晶瓶里双手捧着看的她的最初也是最后的爱。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长满了虱子。
短的是生命,长的是磨难。
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
人生是个苍凉的手势……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就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的还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首最悲哀的诗……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好象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
听到一些事,明明不相干的,也会在心中拐好几个弯想到你。
你死了,我的故事就结束了,而我死了,你的故事还长得很。 
你年轻么?不要紧,过两年就老了。 
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我们已经回不去了......
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我的朋友炎樱说:“每一个蝴蝶都是从前的一朵花的鬼魂,回来寻找它自己。”
炎樱描写一个女人的头发,“非常非常黑,那种黑是盲人的黑。”

作者简介: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

张爱玲,本名张瑛,笔名梁京,海派作家,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生于上海,原籍河北丰润。
张爱玲主要作品
  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中短篇小说集《传奇》、中篇小说《倾城之恋》、长篇小说《半生缘》、《赤地之恋》、《小团圆》。
  诗歌《雨》。晚年从事中国文学评价和《红楼梦》研究,曾在美用十年时间细品《红楼梦》。
  说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当不为过。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喜欢张爱玲的人对她的书真是喜欢,阅读的本身就能给读书的人莫大的快感。阅读的快乐只有在她那里才可以得到,至少对我是这样。读别的书你或许能知道道理,了解知识,得到震撼,但是只有读张爱玲的文章你才是快乐的。即便是有点悲剧意味的《十八春》依然如此!

张爱玲作品年表

一、小说
  《不幸的她》上海圣玛利女校年刊《凤藻》总第十二期,1932年,为作者处女作,(华东师大陈子善考证)。
  《牛》,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国光》创刊号,1936年。
  《霸王别姬》,《国光》第九期,1937年。
  《沉香屑第一炉香》,上海《紫罗兰》杂志,1943年5月,收入《传奇》。
  《沉香屑第二炉香》,《紫罗兰》,1943年6月,收入《传奇》。
  《茉莉香片》,上海《杂志》月刊第11卷4期,1943年7月,收入《传奇》。
  《心经》,上海《万象》月刊第2—3期,1943年8月,收入《传奇》。
  《倾城之恋》,《杂志》第11卷6—7期,1943年9—10月,收入《传奇》。
  《琉璃瓦》,《万象》第5期,1943年11月,收入《传奇》。
  《金锁记》,《杂志》第12卷2期,1943年11—12月,收入《传奇》。
  《封锁》,上海《天地》月刊第2期,1943年11月,收入《传奇》。
  《连环套》,《万象》7—10期,1944年1—6月,收入《张看》。
  《年青的时候》,《杂志》第12卷5期,1944年2月,收入《传奇》。
  《花凋》,《杂志》第12卷6期,1944年3月,收入《传奇》。
  《红玫瑰与白玫瑰》,《杂志》第13卷2—4期,1944年5—7月,收入《传奇》。
  《殷宝滟送花楼会》,《杂志》第14卷2期,1944年11月,收入《惘然记》。
  《等》,《杂志》第14卷3期,1944年12月,收入《传奇》。#p#分页标题#e#
  《桂花蒸阿小悲秋》,上海《苦竹》月刊第2期,1944年12月,收入《传奇》。
  《留情》,《杂志》第14卷5期,1945年2月,收入《传奇》。
  《创世纪》,《杂志》第14卷6期,第15卷1、3期,1945年3—6月,收入《张看》。
  《鸿鸾禧》,发表刊物及年月不详,收入《传奇》。
  《多少恨》,上海《大家》月刊第2—3期,1947年5—6月,收入《惘然记》,台湾皇冠出版社,1983年6月。
  《小艾》,上海《亦报》,1950年连载,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年7月。《十八春》,上海《亦报》连载,1951年出单行本。
  《秧歌》,香港《今日世界》月刊,1954年。
  《赤地之恋》,香港《今日世界》,1954年。
  《五四遗事》,台北《文学》杂志,1957年,收入《惘然记》。
  《怨女》,香港《星岛晚报》连载,1966年,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1968年。
  《半生缘》,1968年,先在台湾《皇冠》杂志刊出,后改名为《惘然记》,收入《惘然记》。
  《相见欢》,收入《惘然记》。
  《色·戒》,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1979年,收入《惘然记》。
  《浮花浪蕊》,收入《惘然记》,1983年。
  (以上三篇约作于1950年,发表时间晚。)
  《小团圆》(创作于1970年,于2009年2月23日在台出版,4月8日在大陆出版发行,引起热议。)
  二、散文
  《迟暮》,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凤藻》1933年刊。
  《秋雨》,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凤藻》1936年刊。
  书评四篇,《国光》第1、6期,1936—1937年。
  《论卡通画之前途》,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凤藻》1937年刊。
  《牧羊者素描》,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凤藻》1937年刊。
  《心愿》,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凤藻》1937年刊。
  《天才梦》,西风出版社征文,1939年,收入《张看》。
  《到底是上海人》,《杂志》第11卷5期,1943年8月,收入《流言》。
  《洋人看京戏及其它》,上海《古今》半月刊第33期,1943年《更衣记》,《古今》第34期,1943年12月,收入《流言》。
  《公寓生活记趣》,《天地》第3期,1943年12月,收入《流言》。
  《道路以目》,《天地》第4期,1944年1月,收入《流言》。
  《必也正名乎》,《杂志》第12卷4期,1944年1月,收入《流言》。
  《烬余录》,《天地》第5期,1944年2月,收入《流言》。
  《谈女人》,《天地》第6期,1944年3月,收入《流言》。
  《小品三则》(包括《走!走到楼上去》、《有女同车》、《爱》),《杂志》第13卷1期,1944年4月,收入《流言》。
  《论写作》,《杂志》第13卷1期,1944年4月,收入《张看》。
  《童言无忌》,《天地》第7、8期,1944年5月,收入《流言》。
  《造人》,《天地》第7、8期,1944年5月,收入《流言》。
  《打人》,《天地》第9期,1944年6月,收入《流言》。
  《说胡萝卜》,《杂志》第13卷4期,1944年7月,收入《流言》。
  《私语》,《天地》第10期,1944年7月,收入《流言》。
  《中国人的宗教》,《天地》第11—13期,1944年8—10月。
  《诗与胡说》,《杂志》第13卷5期,1944年8月,收入《流言》。
  《写什么》,《杂志》第13卷5期,1944年8月,收入《流言》。
  《〈传奇〉再版序》,1944年9月。
  《炎樱语录》,上海《小天地》第1期,1944年9月,收入《流言》。
  《散戏》,《小天地》第1期,1944年9月。
  《忘不了的画》,《杂志》第13卷6期,1944年9月,收入《流言》。
  《谈跳舞》,《天地》第14期,1944年11月,收入《流言》。
  《谈音乐》,《苦竹》第1期,1944年11月,收入《流言》。
  《自己的文章》,《苦竹》第2期,1944年12月,收入《流言》。
  《夜营的喇叭》《借银灯》《银宫就学记》《存稿》《雨伞下》《谈画》(以上均收入《流言》中,发表刊物及年月不详)
  《气短情长及其它》,《小天地》第4期,1945年1月。
  《〈卷首玉照〉及其它》,《天地》第17期,1945年2月。
  《双声》,《天地》第18期,1945年3月。
  《吉利》,《杂志》第15卷1期,1945年4月。
  《我看苏青》,《天地》第19期,1945年4月。
  《姑姑语录》,《杂志》第15卷2期,1945年5月,收入《张看》。
  《中国的日夜》,收入《传奇》增订本,1947年。
  《华丽缘》,上海《大家》月刊创刊号,1947年4月,收入《惘然记》。
  《有几句话同读者说》,收入《传奇》增订本。
  《〈太太万岁〉题记》,上海《大公报、戏剧与电影》1947年12月3日。
  《张爱玲短篇小说集·自序》,1954年7月。
  《〈爱默森文选〉译者序》1964年。
  《忆胡适之》,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收入《张看》,1976年。#p#分页标题#e#
  《谈看书》,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收入《张看》,1976年。
  《谈看书后记》,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收入《张看》,1976年。
  《〈红楼梦魇〉自序》,台湾皇冠出版社,1976年。
  《〈张看〉自序》,台湾皇冠出版社,1976年5月。
  《〈惘然记〉序》,台湾皇冠出版社,1983年6月。
  国语本《海上花》译后记,1983年10月1日、2日台北《联合报》副刊。
  《〈海上花〉的几个问题》(英译本序),1984年1月3日台北《联合报》副刊。
  《表姨细姨及其他》,台湾皇冠出版社,1988年。
  《谈吃与画饼充饥》,台湾皇冠出版社,1988年。
  《“嗄?”?》,1989年9月25日台北《联合报》副刊。
  《草炉饼》,1990年2月9日台北《联合报》副刊。
  三、电影剧本
  《未了情》,1947年。
  《太太万岁》1947年。
  《情场如戏场》(改编),1956年摄制,收入《惘然记》。
  四、学术论著
  《红楼梦魇》,台湾皇冠出版社,1976年。《〈海上花列传〉评注》,台湾《皇冠》杂志刊出,1981年。
  五、译文
  《海上花列传》(汉译英)。《美国现代七大小说家》(与人合译,英译汉)。
  她的小说《色·戒》被著名导演李安拍成电影。 《色·戒》的创作灵感来自王尔德的《薇拉》(Vera)。王尔德是张爱玲一直崇尚已久的偶像,她的个性与作风将王尔德模仿得淋漓尽致,简直是一个翻版。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小故事 » 张爱玲经典爱情语录 感怀逝者的文采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