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来自细节

 七月二十九号晚19:04,我乘坐1478次列车去北京办点事。这趟车上海至北京的空调普快。由于我们是从宿州站买票上车不是始发站,所以没有座位。  还好7好车厢靠门旁的一对情侣看见我和太太还带着三岁半的女儿站着挺不是办法的,于是他们俩就朝一起挤了挤,让我太太坐下,这样女儿就可以坐到妈妈的腿上。  我已经很感激了。只要孩子能舒服些,大人无所谓。我用感激的眼神望着那对情侣,他们依偎在一起,身上盖着一件大大的外套(因为开了空调。当时车厢里只有24摄氏度的样子),他们显得很幸福。真不知道我们应该感谢他们,还是他们应该感谢我们,不然他们能贴得这样近吗?嘿嘿!  列车行使到了泰安站,我们总算在一些人下车了的时候找到了座位,时间已经是零点左右。我和太太并排坐在双人座的那一排,孩子睡得很熟,就躺在我和太太的腿上。  列车从泰安站出发的时候,七号车厢又挤进来一位接近七十岁的老太太和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看那情形大概是祖孙俩。  我们都在车上等了好几站才找到座位。他们刚从泰安站上车,自然只能望座兴叹。老太太于是把装着行李的尼龙丝袋子放在靠近车厢门的走道里,让他孙子坐着,她自己则站着。  我毫不犹豫的就把座位让给了那位老人。因为我看见她想起了我的母亲。老人一连向我说几声谢谢。我说这没什么啊?不就是一个座位么!  我就这样站着,看着我的太太和老人并肩坐在一起,忽然有种很温馨的感觉:女儿的头部枕在太太的腿上,腿呢就伸着朝外放在老人的腿上。老人肯定是怕过往的旅客碰到我女儿的脚,她就一直搂着我女儿的脚,防护得很好,她的目光则投向她孙子那边。  8月3号我们从北京回来的时候,因为北京站暑期旅客发送量太大,不得不加开几趟临时车次。我们就是乘坐L113次临时列车回来的。还听划算,买票的时候是硬坐的价格,一上车却发现这车里一律是卧铺车厢。这本来是淘汰了的老爷车,为了缓解客运压力,才不得不超龄服役。  虽然没有空调很闷热,但是几乎每人每个床铺的待遇也足以让我们满足了。  在检票登车到列车开行的这短短的一刻钟里。女儿可能似乎因为闷热受不了,忽然呕吐了起来。把太太的裤子都弄脏了。我赶紧从太太怀里把女儿接过来。当时手忙脚乱的很狼狈,慌乱中也找不到纸巾。  旁边的一位二十岁左右的女孩看见了,赶忙站起来从自己的放在高高的货架上的行李箱里取出一卷洁白的卫生纸帮忙擦拭女儿脸上及太太身上的污秽。她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眼神里充满了关切。我又一次感觉温暖。毕竟是素不相识,但是我们之间好象很默契,甚至没有语言。  我找来拖把车厢地板抹干净,又喷了些空气清新剂。为了表示谢意,我送她一只绿箭口香糖。  后来,我就在床铺上睡着了。妻子也搂着女儿进入梦乡。等我醒来时,列车已经驶过好几个城市的车站了。  在看那个女孩,已经没有的踪影。原来她已经下车了,在我熟睡的时候。  我这篇日记写下的就是我这躺北京之行来回在列车上的一些琐碎的小事。虽然是一些细节,没有电影《天下无贼》里的情节那般惊心动魄。但是这同样是折射出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理解。  毕竟,温馨,产生于细节。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小故事 » 温馨来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