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是最糟糕的选择

  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困境和灾难,有些甚至是灭顶之灾。是勇敢的面对,还是逃避?所选择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不同,其结果也会大相径庭。我们认真地解决了问题,就增加了一份生活的智慧;我们努力地克服了困难,就多了一份人生的信心;我们勇敢地走出了困境,就多了一块驰骋的天地;我们坚强地战胜了灾难,就多了一份生命的礼物。当我们走出困境,克服困难,战胜灾难,再回头看看,你会由衷的赞叹自己,真了不起;你也会心有余悸的感叹,幸亏自己当初选择了面对,而不是逃避。当你沐浴着腥风血雨洗礼后的明媚阳光,你的人生又会是欢歌笑语,精彩纷呈。 仿佛是上天有意要考验人对生命的态度,人的毅力和智慧,有意无意间,总是在人生的旅程上布下一个又一个障碍,设置一个又一个困境,留下一个又一个难题,让你看到成功的曙光,又不肯叫你轻意得到,让你忍受黎明前黑暗的恐惧,成功前失败的折磨,阳光出现前阴云密布的压抑,春天到来前寒风料峭的刺痛。给你智慧,又给你难题;给你机会,又给你艰难。正如孟子的《告学下》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岁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史马迁,正当他着手进行《史记》创作时,却飞来横祸,遭受腐刑,精神受到极大的打击。在他看来,“诟莫大宫刑”,一切耻辱,“腐刑极矣。”他在极度痛苦之下,“居则匆匆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有往”,曾一度想到自杀。但他想到“草创未就”的著述,想到“究天地之际,诵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事业,他终于冷静了下来。他在《报任少卿书》中写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撅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也。”他用:“圣贤发愤之所作”的事例激励自己,决心用自己的“身残处秽”的生命,完成中国第一部纪传史。倘若史马迁当初选择逃避,就此了却一生,以后的人有谁还知道史马迁这个人,他的一生恐怕过得也是非常凄惨的。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张海迪,坐在轮椅上,没有逃避现实,而是勇敢的面对,创造了辉煌的人生;丁晓兵在战斗中失去了一只胳膊,他却用顽强的毅力,创造了奇迹,成为全国闻名的“时代先锋”。许多失去双手的人,却能练就用嘴或脚写得一笔好书法,画得一笔好绘画的绝技,一种对命运抗争的精神,一种永不服输的毅力,使他们终于成功。在每届的残奥会上,那么多的残疾人运动员,创造出了令人叹服的成绩,靠得就是他们顽强拼搏,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奥斯特罗夫斯基躺在病床上,在与疾病的抗争中,写出了《钢铁是怎么炼成的》,流传于世,靠得就是不屈不挠的毅力,坚强不屈的意志。“无限风光在险峰”,美丽的景致,只有那些不怕艰辛,勇于攀登,坚持到最后的人才有资格欣赏和享受。 《罗兰小语》中写到:“不要为生活有难题而气馁,人类有希望克服困难的天性。当有困难的时候,你适用智慧和能力去把它克服了,你就多证实一次自己的价值。”“不要把困难与挫折看作是命运对自己的不公。我们要把自己能够通过考验看作一种胜利;把不能通过看作一种学习。你会觉得自己对生活充满了好感,尝试克服困难也成为一种乐趣。”人具有克服困难的智慧,也具有战胜灾难的潜力,只要敢于面对,就能够找到出路,就会绝处逢生。有一则小故事:罗伯特和他的妻子玛丽攀登到山顶。罗伯特一脚踩空,高大的身躯打了个趔趄,随即向万丈深渊滑去。短短的一瞬,玛丽下意识地一口咬住了丈夫的上衣,她也被惯性拖向岩边,仓促之间,她抱住了一棵树。罗伯特悬在空中,玛丽牙关紧咬,两排洁白细碎的牙齿承担了一个高大魁梧的身躯。一个小时后,过往的客人救了他们。有人问玛丽如何能挺那么长的时间?玛丽回答道:“当时,我头脑里只有一个念头,我一松口,罗伯特肯定会死。”爱的力量把丈夫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地震之后,有的人被埋在地下十几天,甚至几十天还能生还,就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放弃求生的希望,一直坚持着。 面对困难和挫折,选择逃避,就是选择了放弃;选择逃避,就是对自己的否定;选择逃避,就是甘愿沉没:选择逃避,就是在扑灭心中激情和希望的火苗;选择逃避,就是让阴沉的浓雾永远笼罩自己;选择逃避,就是对自己生命的极不负责。选择逃避,是人生中最糟糕的选择。拿破伦说:“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离成功不远的时候。”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小故事 » 逃避是最糟糕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