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辰起来5点多,黎明的曙光还夹杂着一丝蒙胧的迷惘,我---再次踏上了这个有点陌生有点伤感有点希望有点苦涩的城市,客车穿梭在山涧野径,极目窗外,山沟里的庄稼油绿油绿的,这全得益于这些天的雨水,在地球上的许多农耕地区,雨水的充沛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人口的分布, 雨水可以说是农民的命根子,祖祖辈辈,山里的人们渴望涉足山外的世界,一代又一代,做父亲的总是希望他们的儿女走出大山,于是,读书,就成了这唯一的救命草,想到这些,是由于看到许多送儿女上学的父母们,他们大多没见过什么市面,但那淡淡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饱含了多少的希望,我看着他们,好像在看着自己的父母,有种突然的冲动,这些年,在外面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曲折,眼泪,感动早已成为儿时的渺茫的思忆,大多只有冰冷的外表与残忍的内心,但今天,我还是被感动了,并且一直被这种希望,这种亲情感动着,看者那些淳朴,善良的农村孩子,我仿佛看到了昔日幼稚的自己,是的,农村孩子眼里透露出的没有城市孩子的狡颉,他们的生存环境决定了他们天然的特性, 这些东西,比起那些所谓的素质教育好多了,从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生存与人生哲学,伴随着如絮的思绪,车子驶出了大山,载着我的梦,还有那告别与跋涉的宣言,,,,,,, 整个白天,我都呆在网吧,把憋在心里的那些压抑全部释放,把自己绑在网上,或则写点东西,或则和陌生的人说说话,也是一种惬意的享受,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摆脱萦绕在心头的悲欢,正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把耳麦放到最大,当几曲畅酣淋涟的曲子入耳,再也没有所谓的责任,义务,大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感觉,时间长了,可能会觉得无聊,不过当下倒无所谓,在人们眼里,这可能用典离谱或则,,,,可能是的. 写这些的时候,是在夜里,看着外面的暮色,有点悲物悯人的凄凉,人么,总会回到现实中的,正像朱自清先生写的<河塘月色,此一时,彼一时,路.还得自己走,有个好心情,正像这个网站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