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小学同学聚会、初中同学聚会、高中同学聚会……在热闹的氛围中各种名目的聚会也接踵而来,连不喜欢热闹的人也被春节聚会这把烈火焚得体无完肤。
一张张亲切的笑脸,一声声熟悉的呼唤,无所拘束的谈笑间,可以让工作劳累了一整年的人们忘记现实生活中的尔虞我诈。在这个情比纸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功利化的时代,没有掺杂一丝利益的同学聚会,像一群三四十岁的人围在一起共同缔造一个童话般神圣。
聊聊当年学校的趣事,说说其他老同学的状况,谈谈各自的工作和家庭,相聚变得无比温馨,记忆像又回到当年的时光中,那种青春和朝气又一次的光临,说话也随意多了。工作上参加了应酬多的人都感慨:“在这个年代,金钱的多少,没有成为衡量同窗情谊的标尺;职位的高低,也不是决定今天相聚的理由,是我们渐渐老去的心态需要一些纯真的怀念”这种美好的场面一直是我们的期待。聚会渐渐趋向高潮,欢乐节奏中却有一些不和谐音符突然蹦出。“你在哪里高就?”、“月薪多少?”、“去你那里玩有地方落脚吗?”、“另一半在哪里工作?”、“去年我做了……你做了些什么?”欢乐祥和的气氛中生了些尴尬,圣洁的情谊也不免落入俗套。
于是,有人开始分小组畅谈毕业后自己在哪里工作又认识了哪些人见过哪些世道,有人讨论着哪个牌子的小车更安全环保,有人则大骂加一次摩托车油要几十块连炸豆腐都卖到10元一斤;有人在大谈2008年要大显身手甚至对更前远的2010年的作展望,有人却计划着新的一年到哪里找工作;有人追忆当年的涩意青春,有人在笑说着风流艳史,前途一片灿烂的人把单身当作一种炫耀,仕途灰暗的人对老婆小孩只字未提。多年不见的同学,当初的学习委员在珠三角打散工,成绩与纪律最差的却开着小车挥霍着大把的时间与金钱到处潇洒。有些人心里便有了对照的镜子、尺度与小九九:他拿纯收入8万元的年薪一个人潇洒,我拿800元的月工资养几只化骨龙;别人三千里路的云和月地周游世界,我窝在这个山城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脚牛屎一脚泥地为他孩子做铺路;我拼死老命大学毕业才找到三四千月工资的工作,她初中毕业凭一张脸蛋就做起了少奶;别人在珠三角已经有房有车,我家里那一层土楼还没装修;别人结婚几十台花车,我结婚只有几台大东风在轰鸣……时间像是给人开玩笑的感觉,像是达到某种共识,见多世面,应酬多的人成了聚会发言人;职位高的人成了主角;薪金高、事业有起色或者小有成就的人成了亮点;同一职业的人结成了联盟;去过旅游的人成了驴友……
热闹中渐渐有了一种尴尬的隔膜与排斥,令人神往的同学聚会也有了平常出去应酬时候的那种感觉。像是为了遮掩某些不和谐的音调,喝酒唱K成了最后一种高喝彩。得意的也好,失意的也有,酒,仿佛是消除隔膜演造激情的催化剂。歌,大声大声地唱;酒,大瓶大瓶地喝。
到最后统统醉得仆街,无一幸免!
同学聚会过后,各归其位,你会发现原以为密不透风的家底、私事和糗事,其实早在十年八年前已唱遍大街。你会发现,同学聚会既可打跨一个人也可以激励一个人,像是经历满清十大酷刑,死里逃生后你发誓:我要为中华崛起而努力,我要为明年的同学聚会而奋斗!